住院保險未必包驗身 收費過高 時間太短 或不獲賠償
- 2017-04-06
- 1 Comment.
近日友邦香港被醫學會抨擊收緊住院保險索償政策,一般病人接受腸鏡、白內障等可於日間門診進行的手術,即使獲醫生安排住院,亦未必一定獲得賠償。「醫療所需」一直是住院能否成功索償保險的爭拗點,坊間常見有三大中伏位,包括以為驗身一定有得賠、私家醫院收費過高及住院時間過短,均有機會令保險冇得保。
記者:陳洛嘉

其中之一個常見爭拗位,為入院作檢驗是否有得賠。保險索償投訴局曾收到個案,一名曾患膀胱癌的病人入院1天接受掃描,檢查癌症有否復發,最終卻未獲賠償。投訴委員會調查後指,由於病人其實無緊急原因入院,入院期間亦未接受任何治療,加上檢查其實可於日間門診進行,故支持保險公司不賠償的決定。
宜向經紀查詢保障範圍
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提醒投保人,購買醫療保險的原意並非為了獲得免費驗身,入院進行防患性質檢查大多不會獲賠。「好似照腸鏡咁,除非照完真係搵到病因,咁就證明係醫療所需可以賠。」她建議,投保人入院前宜先向保險經紀查詢保障範圍,索償時亦需要求醫生清楚列明安排住院的原因及治療情況,便可減低「有買冇賠」的機會。
此外,現時坊間不少住院保障均以「全數賠償」作招徠,但保險公司其實會同時考慮醫院收費是否合理。當局另一投訴個案的乳癌病人,就曾三度入院接受手術,首次雖獲全數賠償,但其後兩次保險公司收到報價單後,發現該私家醫院的收費高於業界普遍約12萬元的住院收費水平,故最終未有賠償超出標準的部份。
各保單「住院」定義不一
張佩儀提醒,不同保單對「住院」的定義亦可不同,投保人應先了解住院多久才符合索償資格。「一般要求至少連續住院6小時,但亦有保單係過夜(24小時)先計,如果入一入去照腸鏡就出院,都有可能唔符合住院定義而冇得賠。」
至於醫院的大房、半私家房及私家房的住院收費亦相差甚大,根據友邦香港內部統計數字,過去一年每個腸胃鏡住院個案的平均索償額約3萬元,為一般日診收費三倍。若於最高級別的私家病房進行,則索償額可達超過6萬元,即使保單受理,投保人分分鐘因保額不夠要補貼。
友邦香港被醫學會抨擊收緊住院保險索償政策